
選擇非全研去就讀,要注意的信息不少,但要是真的想執行這一操作的話,肯定是要在眾多開設這一項目的院校中,選擇合適的院校了,關于這一點小編要多啰嗦幾句的,詳細的請看下文吧!

各位報考者在擇校的時候,可別是盲目沖名校,像上課安排不合理、畢業要求“雙標”、學費虛高又沒特色的學校得慎報。選對學校比選名氣重要,結合工作節奏、預算和畢業難度挑,性價比才高,后面給大家列了幾類避坑校和實在的推薦清單。
建議不要考慮上課時間上安排不合理的院校,本身非全本就是給在職人讀的,可有些學校非要搞“半全日制”,把課排到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日,或者集中授課全占滿法定節假日。
就拿有的工科院校來講吧,其實非全和全日制一起上課,每周要去校2-3天,在職黨要么請假扣工資,要么只能缺課,最后還得補修,折騰又費錢。還有的學校明明寫了集中班,實際每月要連續上5天,根本沒法和單位協調時間,這種報了純屬給自己找罪受。
還有就是需要避開所謂的畢業要求雙標的院校,為啥這么說呢,現在高校都在嚴抓畢業質量,但有些學校對非全要求和全日制一模一樣,甚至更苛刻。
比如某財經類院校,非全金融專業要提交3萬字大論文+5000字小論文,還得校內外雙盲審,卡得比全日制還嚴,2024年就有不少人因數據不足延畢半年。還有的工科院校,要求非全提交原始實驗記錄,在職人哪有時間做實驗?這種明顯不符合非全培養定位的,再有名氣也別碰。
對于學費并無性價比的各位也是要慎重考慮的,畢竟不是貴的就好,有些學校名氣一般,專業也不出挑,學費卻比同城211還高。

最后不得不說的是,慎報“招生不穩定”的學校。有些學校的非全專業時招時停,或者每年名額就幾個,競爭卻異常激烈。
小編說了那么多,也再來給大家推薦幾類高性價比院校,覆蓋不同地區和專業,都是往屆生反饋不錯的。
不同地區可以關注的大學也都是不同的,先簡單的說一下北京地區的情況設定吧,北京交通大學(211),它的非全MBA性價比很高,總學費約12.6萬,授課有周末班和集中班可選,2024年進復試166人錄了162人,錄取率快到98%,尤其適合交通、物流領域的在職人。還有華北電力大學(211),能源電力相關非全專業學費親民,年繳約2.5萬,錄取率近98%,行業內認可度特別高。
天津的很多高校也都是值得關注的,像是非全MBA總學費才6萬,還和雄安新區企業有合作,實踐機會多,預算有限的考生選它準沒錯。工科背景的可以看天津大學,非全項目有“技術+管理”雙導師,和很多國企共建基地,畢業后進制造業龍頭企業的機會不少。
長三角地區推薦南京工業大學,工科非全是強項,化學工程、材料科學等專業教學扎實,學費不算高,上課多安排在周末,對江浙滬在職黨很友好。浙江的浙江工業大學也不錯,非全注重實踐,在機械工程領域口碑好,錄取門檻不算高,本地企業認可度高。
華中地區的湖北師范大學很適合在職教師,教育學非全校考能開卷,論文查重要求放寬到20%以下,導師還會主動催進度,2.5年左右就能拿證,性價比拉滿。還有武漢工程大學,工科非全允許用工程案例替代實驗數據,對有工作經驗的人特別友好,總學費才3萬多。